庖丁捉鬼_第二八七章 阿史那包的两句心里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八七章 阿史那包的两句心里话 (第5/7页)

帐汗国仗着大漠风沙、瀚海鬼域的地利,就时常南下寇边,烧杀掳掠,袭扰帝国北疆。

    帝国分裂成数个小国,那是兄弟阋墙,争的不过是谁分的家产更多一些罢了。如果能把墙拆了,那还是一家人。

    而北方大漠上的绿洲部落与南方的农耕文明之间,可谓是世仇!

    无论是最早的绿洲部落,后来的金帐汗国,还是被帝国用武力强行拆分成的漠南、漠北,又或者重新在圣山立下金帐的圣山一十七部,都保持了一个优良的“传统”。

    南下劫掠!

    资源、财富、人口,锅碗瓢盆,茶油酱醋,几乎什么都抢!

    大漠之上,绿洲数量有限,要想养活更多的人口,仅仅只是大漠上的资源是绝对不够的。

    因此,北境的掌权者被迫得时常迁徙大量的人口充边,修缮关口、坞堡、道路。m.zwWX.ORg

    否则光有地没有人,只能算是领土,算不上是国土。

    在北境驻扎的大军的军费、物资,运送的辎重,征调的民夫,定期的修缮,等等等等,对那些掌权者、民众同样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而南人尝试过改善与北边这个邻居的关系,愿意互市与对方互通有无,进行各类交易。

    只是,北方的这个恶邻,常常以次充好,强买强卖,赖账也只是寻常,稍有不满便拔刀相向也不是稀奇事。

    南人的商队也曾进入大漠。

    最终却通常是钱赚不到,货被抢,命还丢掉,哪里还有人愿意跟北方大漠的部落做生意的?

    南人商队不再北上,商贸往来停止,甚至互市也最终关闭了。

    大漠上的那些部落便抄起兵器南下,干起老本行来。

    因此,南人对大漠部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