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捉鬼_第四五五章六臂武意铜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五五章六臂武意铜印 (第3/6页)



    包丁心无旁骛的锤打着,不知不觉当中就进入了放空思绪的一种玄妙状态之中。

    他从殒石的声响当中,突然联想到了竹子。

    相传,远古之时,人族通过候气之法、葭莩灰动,可见“天地之气”与十二律吕的对应关系。

    所谓十二律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音律。

    候气之法是用十二根竹管,先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将各根竹管上面的管口对齐,下边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

    切竹子的长度其实也不是随手切的,还要以“九九八十一以为‘宫’”这种三分损益之法作为其切割的标准。

    竹子里的这种飞灰最轻,叫葭莩。

    然后,便是选阴山之地,将木案放在土地上。

    木案上再放土,然后将那十二根竹排管斜茬向下插到木案上面的土里面。

    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外面盖上有三层房间,绝对吹不到一点风,就用它来候地气。

    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周期之中,魂魄元力有周而复始的潮汐变化规律。

    譬如说到了冬至,第一根九寸长的称为“黄钟”的管子里面的葭莩灰就会自己飞出来,于此同时还发出一种"嗡"的声音。

    这种声音就叫“黄钟”,声是五音的“宫”音。

    此声音不仅可以定调,而且可以定时间,节气,来调物候的变化。

    这个黄钟之音,其实是竹子与天地之间在某一瞬间所达到的一个共鸣,仿佛天籁一般!

    如果现在不是依次敲响这九根竹子,而是.......同时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