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孔丘同行(求订阅!) (第4/4页)
顾承也不想孔丘的才华埋没,已经有了定位。 以孔丘的学识,当太史最合适不过。 这是夏商周三代的史官和历官之长,掌管学府教育、起草文书、策命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等。 其实就跟后世宣扬正能量一样,孔子的追求太过完美,实现不了,但不能因为人性贪婪邪恶的一面,就否认善良美好。 对于国家而言,品德必然是要被宣扬的,如此才能减少纷争,把战乱和谋逆降低到极致。 真正的儒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会像后世的腐儒,明明自己做不到,还要要求他人达成,扭曲本意,为自身谋利。 于是乎,顾承发出邀请:“孔先生大才,可愿来我姜国讲学?” 孔丘起身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其实不是拘泥不知变通的人,否则也不会去见齐君,完全按照君臣父子的说法,应该去朝周天子。 孔丘知道自己的思想要得到实现,遵奉周天子是无用的,他希望能找到一个贯彻自己主张的君主,由君主来施行,达到天下大治,万世太平。 姜国虽然弱小,但如果能通过这个小国,来让周遭的大国知道,儒道大德是可以实现的,那再好不过了。 而孔丘同行,深入探讨,天枢十二卷内,儒家之道的光辉耀起,与兵家之道,有争锋呼应之势。 带着越女,范蠡,文种,孔丘,再回姜国土地,顾承仰首望去,浩荡国威,引而不发。 他微微一笑。 是时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