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不是蚁贼_第583章,旧时王谢堂前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3章,旧时王谢堂前燕 (第5/7页)

码头弄个造船厂,不管是在海里面捕鱼,捕鲸,还是在海岛上挖鸟粪时,这些都可以在3--4年内回本的项目,可以极大的增强了大乾财政的收入,但要是把这些钱弄到司隶建设轨道,水渠,乃至道路上,那几十年都未必能看到回本的希望。.

    就像是西凉的轨道项目,吸干了甄安他们的资金,差点让他们破产,要知道当初甄安他们,可是兴致勃勃的说是要修建上万里的轨道,要让轨道从长安联通到西域,但这条轨道还没走出西凉,就差点耗死了他们,后来还是他们接手,这轨道才能继续修建,但即便是有大乾朝廷接收,也只是修到了敦煌再也承受不住了。而回本更是遥遥无期了,这条轨道上收的过路费还比不上每年轨道的消耗,要不是看在这条轨道在军事上的优势,他们情愿荒废这条轨道,也不愿意花这个钱来维护。

    西凉也是一个耗钱大户,每年西凉的财政不但完全用在本地,大乾朝廷还要补贴几十亿,西凉百姓倒是高兴无比,感受到大乾朝廷的温暖了。但大乾朝廷却被西凉吸了150多亿的血,当年大汉在西凉打了十几年军费开支也不过如此。

    这也就是大乾朝廷才能承受得住这样的补贴,要是在大汉只怕这西凉早被他们丢去了。

    牛贵听到这话严肃道:“商人才要计较利益的得失,我们是朝廷,是要为三千万大乾百姓谋福利的朝廷,有些事情即便是再亏本也要去做,要是像大汉那样动不动就说要丢弃祖宗之地,现在看大汉不就快要完了!”

    “你们以后再做规划的时候,减少对冀州幽州并州这些富裕州郡项目的投入,他们要真想开展这个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