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不是蚁贼_第653章,消失的规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3章,消失的规矩 (第7/7页)

多久就有很多人参军,而且非常踊跃,亭长选了10个20岁左右的亲青壮,加入大乾军。

    而后者十个人,穿上了大乾军漂亮的军服,披红挂彩的骑在高头大马在村里接受大家的祝贺,村长找来粮食和酒rou,办了10桌酒席,让大家一起为这些成为军人的伙伴庆祝!

    庆祝完之后,再由亭长带领这些士兵去了县城!

    这个时候村里一个八旬老人感叹道:“以前的老规矩就是这样的,我小时候还参加过这样的酒席,非常羡慕的看着大哥们成为大汉的士兵,只可惜等我长大之后,这样的规矩就没有了,参军也不光荣了!”

    大汉的兵役制度先进的超出了时代,甚至可以说和现代无异,汉代的国民兵役,又分几种,一种是到中央作“卫“兵,一种是到边郡作“戍“卒。一种是在原地方服兵“役“。每一国民都该轮到这三种,只有第三种,从二十岁便开始了,这可以说是义务兵。

    汉代中央军队有两支:一称南军,一称北军。南军是皇宫的卫队,北军是首都的卫戍部队。当时南北军全部军队合共不到七万人。各地方壮丁轮流到中央作卫兵一年,当卫兵是极优待的,来回旅费由中央供给,初到和期满退役,皇帝备酒席款宴,平时穿的吃的,也不要卫兵们自己花钱。南北军将士就是常备军。

    可以说这些制度与现代的兵役制度没多大差别,但只可惜再好的制度,没有人遵守也没有用。门阀士族为了垄断官位,减低了士兵的待遇,像董卓这样的良家子,即便是屡立战功,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

    而且大汉的财政也支持不了这样兵员的轮换,最后边成了募兵制,这就为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小兵王2的三国之我不是蚁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