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不是蚁贼_第591章,一条鞭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1章,一条鞭法 (第2/5页)

粮食堆积的时代,粮食的价值显然比钱财少,现在甚至有不少地方的农村百姓,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喜欢要粮食了,而是提出要钱了。这更加剧了各郡的财政危机!

    因为他们的郡库当中存储的大部分都是粮食,要是这些粮食不能当钱用,很多郡县甚至可以直接破产了,所以现在地方上的太守县令,有不少强硬给粮食给百姓,造成了不少问题!

    渔阳太守戏忠甚至上书述言,认为继续再用粮食上缴税赋已经不适合现在大乾的情况,大乾各富裕的郡县应当改为征收五铢钱!

    当然戏忠上书被牛贵看了之后就放弃了,经历了几十年的饥饿,再加上十几年的战乱,在牛贵看来就没有比粮食更加珍贵的资源了,更加不要说,大乾的财政制度完全建立在粮食征收上面,岂能说改就改,而且牛贵本能的感知到这样改动的话,虽然地方上的官员征收税赋简单了,但对百姓而言却有非常大的害处,毕竟多经历一道手续就会让百姓多一道剥削。

    而且牛贵也担心用五铢钱来缴纳税赋,真等朝廷没有粮食了,那想买都买不到。要不知道天下还没有统一,而且大汉的天灾也没有完全过去,和五铢钱相比,粮食在牛贵他们看了才是实实在在的财富!

    徐伟看了戏忠的这份奏折之后,马上就想到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然双方面对的问题不同,但要是大乾的粮食真多的已经爆仓了,一条鞭法的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因为粮食大量的堆积已经影响到大乾的财政健康了,以前他可以压低粮食的价格,是控制了大乾的物价,这是因为他控制了整个大钱粮食销售的渠道,加上天下都缺粮食,粮食不愁卖,徐伟的这套制度才可以稳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