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不是蚁贼_第543章,土地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3章,土地问题 (第3/4页)

  要不是有执政无限量收购的话,只怕辽东的小麦价格早就跌破了百钱,但即便与执政的支持,辽东地区种植大豆的面积也越来越广了,因为种大豆收益是粮食的五倍。

    我们在渔阳也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三成的土地种粮食,剩下7成种植大豆这样的经济作物,这样产生的效益是单纯种田的5倍,说不定还能引得大商人来投资。”

    在辽东粮食根本不值钱,人口少,粮食多,本地的人口连当年收割的粮食三成消耗都做不到,而辽东地区,基础建设又没有跟得上,加上气候恶劣,修建的道路很快又会变成泥地,粮食运输的价格甚至超过了粮食本身的价格,要不是徐伟开放了经济作物这个限制,辽东的地区真的很难发展起来。

    某种程度上说倭岛的情况算是救了辽东,多了几十万大土豪来消耗这些物资,稳定了辽东的物价。

    戏忠点头道:“这个想法可行,我会向执政提议的。”

    这些年,大乾各地的太守也纷纷向朝廷提议,要开放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毕竟以现在大乾粮食的产量,一年的产量够全国百姓两年吃,今年即便是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和蝗灾,粮食大量减产,但光凭。辽东,幽州等地,粮食的丰收,全国收割的粮食也足够百姓吃一年。

    只不过天下还处于战乱当中,徐伟一直没有开这个口子,大豆说的是经济作物,但吃一口食用油,就可以少吃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