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御煞 第514节 (第6/7页)
饶是昔日里已经将真形道途修持得那样的精妙,想要汇聚经典,也不得不慎之又慎的回溯与参悟诸般,最后才在反复审慎的思量之后,才将这一切落于文字,而是的诸般义理不失之神韵。 当然,或许也正是因为有着昔年的那诸般经历。 所以楚维阳而今在完整的感触到了青荷关乎于此法的神韵,关乎于走通修途的心路历程之后,道人几乎没有耗费多少的心力,便依循着昔日著录书经时所驻足的玄境,以昔日落于文字的诸般思感与念头,几乎是在顺理成章的朝着道法的根源处反向推敲与梳理而去。 这意味着楚维阳的真形道途于世间的诸般道法,于人世间的天地自然万象之中,不再是那骤然显照的昙花,不再是横空的玄虚天河,而是切实将源头扎根在人世间,扎根在万象之中,扎根在道法最基础的变幻之中的完整道统法脉! 便像是玉髓河一样,而今楚维阳所落于文字的,便是这“玉髓河”的“河源地”! 而也正是有了那河源地繁盛茂密的水网,才最终汇聚成了玉髓河本身的恒久不易! 这意味着凡有修士,在完成了炼气期打熬法力精纯的过程之后,一朝洞入筑基境界,便可以以玄家存神观想的方式,洞入悬照与凝练道图的一步,以此为自己日后修持真形道途奠定浑厚根基。 这一步的紧要,几乎是与筑基境界打磨道法根基是同等重要并且可以兼而有之、并驾齐驱的! 当然,或许正是因为着这一部《琅霄山主阐青荷道人存神观想道图心印元经妙旨》正与早先时楚维阳所著录的书经同属真形妙法,正是一脉相承的缘故。 因而,饶是楚维阳用着云海青天符笔,以香火之力为灵墨。 但是这一回落笔的时候,反而不复再有昔日时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