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入慕之宾 第174节 (第5/7页)
事,我是知道的。 那日看马毬之时,子烨曾与林知贤谈论过。不过黄河疏浚是大事,须得多方商讨,我没想到子烨竟是上了心,这么快就定下了人选。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水(下) “兄长从前只在秘书监用事,不曾去过工部。”我说,“朝臣们难道无异议?” “自是有,不过我力排众议,最终还是定了下来。”子烨道,“我一向深知伯俊之才,他担当此职,比任何人都合适。” 我看着他,道:“兄长愿么?” “我与他谈过,他愿意。” 我想了想,微微颔首。 “你担忧他不可胜任?”子烨道。 我说:“兄长自是可胜任,只是这等事,牵扯人力物力浩大,能不能办好,并非看一人之能。兄长初到洛阳,至今不曾出任官职,在朝中亦无一点根基,何以服人?” 子烨看着我,颇是不以为然。 “没有根基,便办不得事了?”他说,“先帝时,弊政之一,就是这所谓的根基。朝臣任用,先看其出身何方,背景如何,是哪边的人。所谓的任人得当,说的并非是任用之人是否能把事办成,而是此人身后门阀是谁。以至于事事难做,举步维艰。我开创新朝,初衷之一,便是要重塑气象,不可让那纷繁外力成为行使政令的桎梏。” 他说的这些,我何尝不明白。 事实上,我听父亲他们议事,商量的什么事该交给谁人去办,什么事该如何做,首要考虑的也是各方利益,而并非此事能不能办成。父亲也曾感叹,那能成事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