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愿和南衙共存亡 (第6/8页)
了大军,这要是没等到,王骥逼降了徐显宗等人,徐州之战,哪里是如此轻松结束? 这次可是三王架着太子府,在南京留都生事,若是不全力以赴,真的被叛军做大,朱祁钰悔之晚矣。 不到半月之余,大明军队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在两淮地区高歌猛进,终于将前锋从黄河沿岸推进到了长江沿岸。 石亨由宿州至凤阳(今蚌埠)直取庐州府,三日攻下庐州府。 石彪从淮宁南下,直扑淮安府,淮安守将高作等人出城投降。 海州在陶瑾的进攻下,在淮安府投降之后,跟着投降。 但是石彪带着大军前往扬州的时候,却是吃了大败。 扬州守将乃是王骥参将冉保,乃是王骥手下第一将领,扬州附近多湖泊,冉保出城埋伏在湖中,与扬州守军里应外合,打退了石彪。 石彪也是负伤,退回淮安府。 但是王骥的大战略是退守长江,扬州的胜利,并没有改变两淮战局,石彪整军备战,再往扬州,一战而下。 自此长江以北,尽数被平定。 战局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会昌伯、靖远伯主导的这次叛乱,已经有了大势已去的地步。 但是长江的确是不太好渡江,秋季水涨,长江滔滔,朱祁钰下令修整,择机渡江。 朱祁钰在等什么? 朱祁钰在等宁阳侯陈懋的水师赶至镇江,防止敌人从海上逃窜; 朱祁钰在等宁阳侯陈懋从福建想浙江、江西、南直隶诸府进攻; 朱祁钰在等粮草、军备、民夫、船舶等物从河南、山东等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