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为女名声林海谏言 (第2/7页)
必确保各州府衙门上交的“预算报表”符合实情。 此番旨意一下,朝中又是一番风云变幻。不过这当中已经没有赖瑾什么事儿了。对于赖瑾而言,此事带来后果当中,唯一一件和自己有关的,便是乾元帝在年后将赖瑾提为翰林院侍读。 如今赖瑾已经成为从五品官员。其官职和贾政已经持平了。年十五,入朝两年就能达到此等成绩,赖瑾觉得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不谈赖瑾如何自得意满,且说宝玉近因家中修建省亲宫阙之事,无人看管他读书,越发恣意懒怠起来。眼看不日即将会试,贾政无法,只得吩咐宝玉带着家下小厮暂且搬到了赖家居住。一来叫他静心读书,二来赖瑾好歹是中过探花的人,由他在宝玉跟前儿提点着,也要比别人强一些。 其实按贾政的想法,最希望宝玉能跟在林如海身边进学。毕竟林如海乃是堂堂的一品大学士,又是清流名宦。倘或能亲身指导宝玉的功课,宝玉今后入朝也要方便许多。不止他这么想,荣国府上到贾母下到各方小辈也都是这么想的。 奈何林黛玉当日入府之时就被王夫人一番明里暗里的敲打起了芥蒂,次后又不清不白的牵扯出来个“金玉良缘”,虽然这种事情不会外传,但当中缘由林如海自然也窥得一二。当年林如海在江南官场各方斡旋,正是分心乏术的时候。虽然不舍得幼女远离,但考虑到种种因素,林如海还是将林黛玉托付给荣国府照料。岂料却让王夫人照料出这么个结果。林如海虽然口里不说什么,但心里也是有了嫌隙。 因此贾政领着宝玉去林府拜访了两三次,林如海起先的情绪还好,温言笑语,言笑晏晏。勉强算得上宾主尽欢。可是自宝玉又吵又闹的几次要见黛玉之后,林如海的应对就始终淡淡的,客气中带着两分疏离淡漠,全然没了当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