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夫妇生活_分卷阅读16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3 (第2/4页)

表示银子的事他会想办法。

    看孙保财这般说,也知道他家这点银子不够干啥,所以也不在说钱的事,干脆帮着出出主意。

    想了会看着三娃子道:“要不你干脆雇些长工吧,长工都是年底一起给钱的,这样的话你手头还宽裕些。”

    这开客栈用人的地方多,伙计、后厨、杂役等都得不少人,这一时去哪里找这么些人。

    在说就算找到了,这些人都是要月结工钱的,要是找长工做的话,暂时不用付钱,到年底时也能缓过来,就是这长工除了干活没啥经验。

    话又说回来要是有门手艺,人家也不会干长工。

    孙保财闻言觉的这主意好,可以招些年轻的签长契,没经验没关系,他可以培训,心下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又跟钱老爹聊了会才起身告辞,从钱家出来也没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村长家。

    村里现在是家家贴对联挂红灯笼,走在村路上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年味。

    到了村长家跟村长坐在堂屋里,闲聊几句说明来意:“村长我在瓷安县弄了个营生还有一些地,想雇长工大概要三十人左右吧,要签五年契约头年是五两银子,以后会看情况往上加,过完年上工,工钱年底结算,年龄在四十以下最好是年轻后生多些,不知咱们村有没有人愿意做。”

    这个价钱给的不低了,虽然现在村里靠着稻田养鱼每家收入都高了,但古代农村的特点就是,每家都会生几个孩子甚至更多。

    这样就多出来很多劳动力,所以村里很多人才会在农闲时去打短工。

    这样赚些钱不管是留在手里,还是交给家里用,总比在家干靠着几亩地强。

    田村长听了诧异的看着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