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7-223 (第38/56页)
龙墙为豫园特色。龙头用泥塑成,龙身以瓦作为鳞片,整条龙似欲昂首腾云,穿向云天,象征着炎黄子孙蒸蒸日上的腾飞。 点春堂建于清道光初年(公元1820年)1853年9月—1855年2月,为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部。现陈列着有关起义的文物。1985年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煦堂因面山背水、冬暖夏凉、“和煦溶溶”得名。陈列的榕树家具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其用材和造型为国内罕见。 会景池畔“观鱼”也是游览豫园艺一个项目。红鲤鱼色泽鲜艳,成群结队,颇为壮观。 “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原是北宋年间花石纲遗物,具“皱、瘦、透”之美。 面对玉玲珑是主人的书房玉华堂。玉华堂内是典雅的明代书房摆设,书房的书案、画案、靠椅、躺椅等都是明代紫檀木家具的珍品。 玉华堂前的白玉兰树是上海最古老的市花树。 玉玲珑西面的得月楼,高二层,三面临水。月明之夜,登楼观月,水中倒影皎洁;楼上陈列着镶嵌大面积瘿木面的红木家具及描金雕花紫檀木多宝橱和黄杨木雕等名贵文物。楼下的回廓,檐下有各种不同形状写法的寿字,故名“百寿廊”过环龙桥是内园。内园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原名东园,现为豫园的园中之园,面积仅二亩一分八厘六毫(0。36英亩)但十分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应有尽有,是一个保存较好的清代小园。古戏台建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雕梁画栋,藻饰美,被誉教育界“江南第一古戏台”呈穹窿形的藻井,装饰华丽,构造合理,能有助于取得良好的音响效果。 散布于豫园的许多砖雕、石雕、泥塑、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