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7-223 (第52/56页)
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断桥是白堤的东起点,因孤山路到此而断,故名。故事发生于此。旧时桥有台阶,中央有亭,冬日雪霁,玉砌银铺,桥似寸断,又似桥与堤断,蔚成奇特景观。 雷锋夕照。照山是南屏山的支脉,又称雷峰,海拔48米,二叠石灰岩构成。因昔郡民雷就之所而得名,此峰众山环绕,是净慈寺的案山。此山因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其妃黄氏所建黄妃塔及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相关而盛名天下,是西湖十景“雷峰夕照”的所在地。此处有史迹雷峰塔遗址、青云岩、白云庵遗址等。 塔因地处吴越国杭城西关外雷峰上,称西关砖塔,俗称雷峰塔。旧亦有称黄妃塔、王妃塔。为砖木结构阁式塔,八面七层。塔系吴越国王钱俶之妃黄氏因奉藏佛螺髻发及佛经而建。筹建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之前,竣工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塔以砖石为芯,外有木构檐廊,重檐飞栋,洞窗豁达。内壁八面镶嵌石刻,塔下相传供奉过16尊金铜罗汉。北宋宣和年间(1119至1125)遭战乱受损,南宋重修为八面五层。元代,雷峰塔景况犹盛。明嘉靖间(1522至1566)塔木构檐廊毁于兵燹,仅存塔芯,赭色砖塔,颓然苍老,别具风情。与西湖对岸宝石山上亭亭玉立的保俶塔喻为“保俶如美人,雷峰似老衲”清代,塔外廓木廊仍未恢复,依旧为残存之赭色砖塔。康熙南巡时题额“雷峰西照”雷峰塔知名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