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风云起时,自有变化 (第3/4页)
,当然首推朝廷册封。 这也是雍州众多义军队伍所极度渴望得到的东西,只要占了地方,立刻第一时间上书申请,眼巴巴等圣旨下来…… 当圣旨落实,光环加身,摇身一变,俨然不同。 这就是名分的影响作用。 不说别的,陈三郎一路来,顶着的名分光环也加分不少,破除了诸多障碍。 但如今,时势已经不同了。 上一次钦差来,带来了封官的圣旨,只可惜,是给苏镇宏的。陈三郎打发对方回京城,其实也请了旨,但随着后面翻天覆地的变故,包括皇帝驾崩、包括中州大战的落幕、以及元文昌的作反…… 那一道圣旨,显然已经不可能再下来了。 京城门户五陵关都被围困住了啊,钦差怎么还出得来?况且新帝刚上任,忙着处理家门口的困境,也根本顾不及雍州这边了。 没有圣旨下来,朝廷的名分就迟迟无法落实,若是选择等待,便只能一直拖着。 这个等待,很可能无期。 与其傻等,不如自立门户,先订了制度再说,这样的话,也算是稳定人心,给跟随的人一个交代。 这,就是陈三郎的决心。 其实一路来,不管是分田法,还是律令这些,已经算是新制度的一部分了,推行得很顺利,毫无阻碍。 因为现在的崂山府,谁还会傻乎乎地跳出来指责呀。有陈三郎,大伙儿才有饭吃,谁给饭吃,就跟谁走,十分简单。屡经劫难的民众们,几乎都已经麻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