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隐士初遇,放声吟歌 (第3/4页)
是稍觉奇怪罢了。 骑在马上,因为前面有随从牵着马缰绳,陈三郎便闭目养神,去观想脑海的古书。 冥思不知光阴过,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到有歌声传来,声音嘹亮: “山河烽火起,家园草木微;忍见狼豹现,恨知此身卑。我心拜明月,但求彩云归……” 陈三郎睁开眼睛,循声看去,见到前面山坡处,有个人背负双手站在那儿。其身形挺拔,一身白衣,看上去,颇有几分飘然出尘之意,一看就知道是那隐士之流了。 所谓隐士,其实也有多种类型。其中真正厌世避居的少之又少,山野之地,野兽横行,蚊虫漫空,岂是等闲能住得长久的?而大部分的隐士,或是为了收心养性,或是避风头,选择一处风景宜人之地住下来,顺便蓄养名望。 隐居养名,自古便有。也无从考究是哪个朝代便开始的俗例,只要人往林子里一钻,往茅屋里一躺,名望便嗖嗖嗖地飙升起来。无数人纷纷拍手赞赏,说这样风骨凛然,不畏权贵云云。 然而等待时机成熟,这些隐士立刻出山,进入仕途,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权贵人物。 隐者,自有心机,不外如是。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为了避难,而不得不躲入深山居住,成为隐士。 现在躲在梅花谷的,便是此类。当蛮军入境,这些文人士子不肯归附,又难以背井离乡逃到别处,便朝着深山峡谷里躲进来。读书人,除却穷书生外,别的都是书香门第,家境殷实,当隐士,自然也不是孤家寡人,往往拖儿带女,有妻妾为伴,有下人侍候着,生活也算安康。 崂山是雍州境内最为出名的山川,不断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