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四章:民意沸腾,有备而战 (第2/4页)
每天都会发生。失去土地的人们天天增加,他们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源,想要活下去,只能卖身为奴,成为富户士绅的奴隶。 在太平时代,当个长工或佃户,活着还算有点自由。但现在,只得签卖身契,做牛做马,每天吃着猪狗不如的食物,勉强活下去。 这是底层人们的活法,小户人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几乎都要逼疯。按照这势头下去,他们迟早也会沦为无产者。 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没有人反抗,但都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死的死,坐牢的坐牢…… 争不过,活不下去,只能逃亡。 人口锐减,劳作积极性低到了极点,大量土地没人耕种,就成为了荒田。 苏镇宏等也不理会,任由田地抛荒也不肯便宜百姓。 一言以蔽之,崂山府的土地制度早已支离破碎,民生凋敝,难以为继。就在此际,陈三郎出榜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快马奔驰,敲锣打鼓,人们口口相传,不用多久,举城沸腾,无数人涌上街头,去看那榜文告示。 只有亲眼看到公榜,看到上面鲜红的盖章,人们才敢相信。 榜文很长,写得详细具体。对于开荒分田制有着十分详尽的约定,开荒田,每人有一定限额,不是说一个人可以弄十几亩,每口人最多占据一亩。比如说一家四口,便是四亩。 这个数目不算多,但足够让家人过上温饱的生活了。最重要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