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章:用人之荒,有道求见 (第2/4页)
说,现在越占多点,以后就越富裕。 分田制度,本为大忌,不可轻易言行,要实行起来十分艰难。原因无他,只因其触犯了太多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会遭受诸多阻挠和反对。但陈三郎在崂山,在州郡,这一政令却行使得十分顺利,却多得时局形势的造就。因为蛮军在雍州的破坏扫荡,整个州境内,几乎已经不存在什么地主阶层了——地主大户都成了难民。 另外,官府势力不复存在,同时王朝自顾不暇,也无法对之形成干涉。 于是乎,整个雍州就像一块空白的自留地,任由陈三郎折腾。 当然,分田制也并非说随便让民众们去占地,而是有规划地进行引导和分流,合理应用。与此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条件,占地不种的话,会遭受惩罚…… 诸如种种,方方面面,条例相当完善。 和崂山情况一样,州衙同样划出了数万亩地,归属公家所有。至于奖赏官吏人员和兵甲的田产,却是另找的。 现在这些田产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佃户耕种——人人基本有自己的田产,谁还去租地来做,完全没必要。 如此一来,只能由家眷上阵了。由于缺了青壮主力,劳动力大受影响,产出自不会高,反正种多少算多少吧。 若无特殊情况,用人荒的问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是没办法的事,入冬的难民潮,数以万计的流民们在崂山境内定居下来了,同样有田地耕种,要是又跑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