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华佗1 (第1/5页)
根据《三国志》记载:华佗早年曾在徐州地区漫游求学,通晓几种经书。 沛国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任职,他都不就任。 华佗又精通医方药物,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掌握着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热,就让病人服饮,同时告诉服药的禁忌或注意事项,等到华佗一离开,病人也就好了。 华佗只愿作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可见其淡于功名利禄。他乐于接近群众,早年时足迹就遍及河南、江苏、山东、安徽等地。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华先生治府吏倪寻,头痛身热,则下之,以其外实也。治李延头痛身热,则汗之,以其内实也。 盖得外实忌表、内实忌下之秘也。又按内实则湿火上冲,犹地气之郁,正待四散也。外实则积垢中留,犹山闲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头痛身热同,而治法异者,虽得之仙秘,实本天地之道也。余屡试之,果屡见效。 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