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徐公明3 (第1/5页)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九月,魏文帝曹丕率军首征东吴。 魏文帝命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 吴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舟军拒曹休等,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裨将军朱桓以濡须督拒曹仁。 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准备仓促,曹丕首次征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五月,魏文帝去世,吴国乘机派左将军诸葛瑾等攻襄阳,徐晃与司马懿击败诸葛瑾。 徐晃因功增食邑二百,前后共计三千一百户。 公元227年(太和元年),去世,谥曰壮侯,子徐盖继嗣。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徐晃得享从祀于曹cao庙庭。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服。而且他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在曹cao的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得晌,属徐晃。” 徐晃用兵作战都把斥候派到很远的地方。先做出打不赢的样子,然后再奋勇作战,追杀敌人夺取胜利,兵士们常常忙得没有空闲吃饭,可谓别具一格。 徐晃常叹息着说:“古代的人常会忧虑遇不到贤明的国君,我现在有幸遇到了明主,尤其应当立功报效国君,哪里是为了个人名誉才做的!” 所以徐晃把为曹魏的统一事业而战斗当作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动。显出了他那可贵的品格。他是曹魏政权的开国元勋,也是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