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二十九章:朝臣勋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朝臣勋戚 (第4/5页)

实权,但是却是阁部重臣的预备役。

    至明后期,更是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惯例。

    这拨人,才是朱祁钰最为关注的。

    由于翰林是清流中的清流,故而他们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却在士林当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掌握着舆论的倒向。

    同时,也因为他们都只是预备役,所以跟于谦这样的部院大臣不同,他们也同样倚重于圣恩。

    翰林院再好,也得能够熬出头才是资历,若是被天子厌恶,一辈子都窝在翰林院里修史撰书,那还不如直接外放当个知县御史去呢!

    因此这些人,算是文臣当中,比较靠近天子那一边的。

    对于他们来说,救回天子,意味着自己立刻就能够受到重用,接替那些部院大臣,而不用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往上爬。

    这同样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当然,身为文臣的一员,他们不可能在明面上表现出来。

    毕竟,江山重于天子,是文臣的基本盘。

    但是他们显然也不会像于谦这样的部院大臣一样激进。

    所以陈循的观点,事实上代表了大多数侍从之臣,以及一部分官位不高的大臣的想法。

    不必像勋戚那样一味退让,但是也不能像于谦一样,全然拒绝。

    边镇国土固然重要,连商量都不可能,但若仅是金珠财帛之物,为了救回天子,给便给了。

    甚至于,只要能够救回天子,再过分些的条件,也未必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