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5章 原来我是黄台吉啊! (第4/10页)
后任命阴正奇为持节江南都部署,率这次留守的亲军左龙骧卫三千人南下到襄阳府。 阴正奇(阴鹞子)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统筹刘再升、马昭远(马鹞子)两位方面大员,先期准备摆平南平和马楚的事情。 我张圣人则必须要在东京将事情搞完之后,才能继续南下。 而眼前诸事中,目前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废除前朝乃至从唐末一直延续的苛政,以及更深层次赋税的问题。 事情的起因,还是张鉊在河东的废除苛捐杂税和丁口银的事情引起的,河东百姓得了实惠,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想要。 其实这个时代,也确实来到了一个中国古代税赋制度大变动的时间节点。 中国古代的税收制度,两汉魏晋时期,是分为租和赋两种,租是指土地税,赋就是丁口银了,此外百姓还必须要服徭役和兵役。 南北朝到隋唐,因为府兵制的兴起,战斗不需要在大量征召农民兵,于是赋税制度变成了租庸调制度。 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结合起来看,还是土地税加丁口银再加徭役等。 当然,这只是粗浅的理解,里面的道道还多得很。 而租庸调制度,到了唐高宗后期,府兵制逐渐分崩后,就开始变得征收困难。 这玩意是以人丁为基数的,很强调人身控制和政府对兼并土地的抑制能力。 一旦政府不能很好的抑制兼并,失地百姓大量逃往,租庸调就收不起来,然后就会被平摊给还能勉强维持的乡邻身上,最后导致所有人都只能以逃亡来躲避。 所以到了天宝年间,以田亩征收税收的户税,就开始重要起来。 但了中晚唐,户税也不行了,国家财源枯竭,于是最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