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东西方桥梁 (第4/5页)
的。 只不过出卖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还是一个小卒子,没有蹭上热点而已。那个时候甚至艾德礼政府还没有上台,是丘吉尔领导的战时政府。至于直接负责人,前任首相艾登。 艾登这么喜欢在外交领域拿分的首相,做首相的时候没去过芬兰,原因就是当初和苏联人确立芬兰的格局时候,代表英国的就是他本人。 斯大林想建立一个围绕苏联的安全带,这个安全带当然可以由受苏联深刻影响的同体制组成,但也能由政治外交上保持中立的国家组成。 芬兰外交上保持中立,也能保卫以列宁格勒为核心的西北边疆。而苏联为什么能容忍芬兰外交上那种“不与苏联敌对”的中立呢?因为当年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时候,艾登虽然当面在北欧问题上,对苏联表现的很含混,但苏联人通过间谍手段,获取了英国高层在北欧问题上的底牌:英国准备在芬兰问题上迎合苏联。 英国希望芬兰保留议会民主以及商业上的独立,但承认苏联对芬兰的影响力,也不准备挑战苏联在芬兰的地位。 也就是承认芬兰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且并不反对。而且英国人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盟国管治委员会里,英国人尽可能的与苏联人保持一致,英国外交部人也向芬兰表示,在接下来的苏芬正式和约的谈判中,英国不会帮芬兰,对苏联人砍价。 芬兰化这个词的出现,也有我大英的一部分功劳,艾登做首相的时候,自然不会对着自己的败笔多加关心了。 “德国的增长也开始见顶,我估计用不了两年,德国就会尝试和东欧国家和解。”艾伦威尔逊摆弄着钢笔,好像有个德国总理准备惊天一跪。 “芬兰现在是社民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