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_第0648章 新旧之争,朝堂民间大争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48章 新旧之争,朝堂民间大争辩! (第8/9页)

被吸引来,参观这场辩论。

    汪文言没有阻拦辩论,他甚至非常贴心的给学子们准备了一个擂台,双方学子直接登台辩论,谁能辨倒对方那自然引得观众喝彩,这样的举动无疑是让东林书院和大同书院对这次辩论越来越重视,双方的火药味越来越重,不仅仅是学生参与进来,就连一些闲赋的大儒也都参与进来,为了自己的学派,为了学术正统开始展开辩论。

    而这也让唯物论的影响力在南方迅速扩大,可以说是起到了出其不意的结果,毕竟一开始还没那么多学子学生关注大同书院的唯物论,而东林书院的实学治国表面上看起来也的确像是那么回事,可如今看来,似乎东林书院的理论与大同书院的理论相差甚远啊。

    这日,黄尊素亲自登台辩论:“治国需用经义,历朝历代,无不奉行经义,钻研圣人真理,如此方能天下太平,民生安定,不谈经义,不钻研先人真理,又岂能窃据高位,理政治国?”

    “纵观古今,圣人言论,微言大义,放眼天下皆可用,儒学之道,便是治国之道。又为何放着经义不读,去钻研格物奇技?”

    当即有学子说道:“吾以为不然!万物万理,非是空谈,乃需格物、致知,若无实践,何来真理一说?历代先贤也是切身体会方才领悟道理,先生只是空谈,无有自身体会,又岂能明白经义真理?”

    黄尊素淡然说道:“先人书卷,已将各种道理记录在册,吾等苦读经书,钻研学问,根据先贤记录在册的道理便可治理天下,又何须浪费时间去民间走访?百姓又岂能知晓天下之事?若是凡事百姓都能去做,又要百官,学子作甚?”

    又有人说道:“先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