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49章 重现《大诰》风采,抓官入京! (第2/9页)
治国之道岂是尔等可以鄙夷的?” 学子说道:“回先生话,我等学生自是不敢鄙夷圣人经义,书中道理。” “然忠献公可从未妄言国事,乃是一步步做起,直至最后升任宰相,有半生周转各地经历方才有后来半部论语治天下。” “学生敢问先生,为何忠献公是半部论语?” “难道不是书中经义占一半,亲身经历占一半?读万卷书,还要行千里路,以切身经验辅以圣人言论方才能治得国泰民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先贤之言先生怎可忘却?” “纵观历朝历代贤相明相,又岂是全凭经义治国?若真凭经义便可治得国泰民安,历朝历代无数经义,为何仍有百姓疾苦,朝代更迭?先人经义不看古今直接拿来便用,千年之前的经历放在如今又真的适用吗?” “为何先生凡事只说一半?先生又为何攻讦朝政,皆从其品行私德着手,敢问当朝元辅私行品德又有何错?先生可曾去过北方?可曾见得北方百姓生活安乐,齐家合欢,民生富足,人人吃饱穿暖,老人有所可依,孩童有学可读?” 说着,这学子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先生,儒学至今,理学、实学、发展至心学,然哪怕心学都提倡格物致知,认为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为何到了如今,却只见空谈,不见实际呢?” 黄尊素张了张嘴,他还想说什么,但看了看对面的那些学生,最终还是冷哼一声拂袖离去,这些人都已经被张好古那個家伙洗脑了,已经不是儒家的学生了! 黄尊素的离场,在围观群众看来那可不是他自己离场,而是被大同书院的学生驳得没话说了,因此围观群众纷纷叫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