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仙迹岩流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仙迹岩流芳 (第16/16页)

女,一家人泪流满面,悲喜交加!

    休息一日,杨肃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乡村父老,并知会官府,把王府的封赏全部捐出,以兴修水利,扶助教育,改善医疗为四方百姓谋福祉,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杨肃将所赐的金银财宝全部用于兴修水利,并留下士卒开浚灌田千亩,让乡民们永享其福,后人感其公德,称其为“杨仙公”数年之后,杨肃的子女长大成人,杨肃将一女嫁与吕姓家族联姻,打造下了一千多年杨、吕两家亲如一家的和睦景象。

    杨肃百年之后,葬于仙迹岩,其墓葬简单朴素,流传千年,受泉州市政府保护。其墓上长有一棵奇树,冬天落叶时,但见千枝万枝,显示着杨、吕家族的兴旺发达。

    现今,杨、吕两姓共同把杨肃的故居,改建成太乙真人庙及杨肃纪念馆。每年的四月初七,杨、吕两姓的人都聚集在朴里杨肃庙前拜祖,多达数万人。吕姓每户安排酒席宴请杨姓姻亲,张灯结彩,杨、吕两家旌旗共飘、共祭,和睦相处,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后朱熹有联云:“仙子友英贤,一局曾消千日瞬;天王旌国手,三军为导万人川。”上联借用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仙人弈棋而忘记时日的典故。下联是说杨肃治愈了王审知的爱妃后,王审知特意派遣三千御林军护送杨肃回家,并留下来帮忙开挖水利。“万人川”是由南安瀛溪引水经溪南村至朴里乡总长八里许的水渠道。

    千年过去,杨肃的古墓还在,他的医道之风,为民之情,无私之德,流芳百世!

    2015年3月13日,笔者随“南安作协”进入水头镇采风,来到杨肃坟前,瞻仰前人的遗风之后,感动不已,写下此篇仙迹岩流芳的小说,与后人共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