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6章  (第3/3页)
过台墀, 看了一眼东席第一人, 只见那人身形挺拔雄迫, 鼻梁高耸,眉峰浓簇一看便是不好打发的角色, 心里对这个南安郡王生了几分忌惮。    而太后呢,却是平平瞟了一眼西上首的程明昱, 微微合了合前襟, 与皇帝一道拾级而上。    待皇帝落座, 司礼监掌印刘喜宣布宴席开始。    先是百官齐饮三杯恭贺皇帝寿诞,旋即从太子和宁王开始,给皇帝献寿礼。    太子的贺礼也算推陈出新, 寻来一块恍似“寿”字的太湖石,实在巧夺天工, 引来满堂喝彩。    宁王不疾不徐上前, 望着太子道,    “皇兄珠玉在前,愚弟自愧不如,便只能做一些手脚上的笨功夫。”他撩袍往前方戏台一指, “来人,将本王编纂的那套类书给呈上来。”    从上古至今,中原华夏典章延续达两千年之久,已积累了璀璨文华,早在五年前宁王便动了心思, 召集翰林院和国子监数百上千文人志士,修缮了这一部集古往今来之大成的类书。    文册过多藏在皇家藏书阁不曾运来,宁王只吩咐人搬来了目录。    光目录便有足足五册书,可见其包罗万象。    那奉命而来的翰林院臣子,当众将类书的编纂体例宣读给大家,众臣并使臣均叹为观止。    宁王此举,一在震慑敌国,好叫他们知晓谁才是华夏正统。    二来,也是收揽天下文人士子之心。    这部类书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以皇子之尊屈降各世家,寻他们要来各家收藏的孤本,再一一誊抄集结而成,回头书册公布出去,许多孤本便可为世人所传颂,委实是一桩莫大贡献。    宁王嘴上说着“笨功夫”,实则是一招定鼎乾坤的妙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