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0章 (第2/3页)
不到太多的粉饰。 最糟糕的是,他为此还准备了一名史官在旁记录。 回头他看了看史官记下来的东西,简直眼前一黑,大概是这样写的: 某年某月某日,在周国首都,昆仑仙君从天而来,庆王连忙宴请他,想让儿女进昆仑拜师学艺,仙君应之。宴至半,公主俪姬从旁闯入,请求拜入昆仑,仙君亦应之。仙君又问庆王,昭太子是个剑客,为什么不把剑还给他?庆王应允,还剑于昭太子。宴会散。 庆王想发怒却又不好发作,因为有损于他宽厚仁慈的形象,好声好气地与史官说:“应当润色一番才是,孤方才分明与仙君相谈甚欢。” 这个史官是个愣头青,不知是真听不懂庆王的暗示,还是装成听不懂,直言不讳道:“没看出来。我不过是如实写下罢了。” 庆王:“这已经算是相谈甚欢了,你不能以凡人的标准来看呀。你看,仙君只与有为的国君来往,除了昭太子,也只有孤了。他与孤说了也有十几句话,怎么能不算相谈甚欢呢?” 说罢,便见到史官拿起刻笔,低下头去书写起来,庆王还以为他是打算改了,结果定睛一看,发现他把这几句话也记了下来。 庆王:“……” 还是夜里找个人把这段史书给烧了,再找个人重写吧。 这时,他派去为昭太子拔剑的士兵两手空空地回来禀告他:“大王,我、我们拔不出昭太子的佩剑……” 这就很尴尬了。 是他要求昭太子进城前解剑。 这种事一向是还剑容易,解剑难,未承想,到了昭太子这儿却调了个个儿,成了解剑容易,还剑难。 庆王不解:“怎么会拔不出来?” 士兵摇头:“臣不知,昭太子的剑像是镶嵌在大地上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