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节 (第8/8页)
极人臣的尚书右仆射判度支谢万均,谢氏因很少参与朝廷斗争,有些低调,但因同是世家,谢氏与其他世家的关系一直颇好,更因谢氏之人相貌俱风仪出众,几乎是长安城内的风向流行标。 与谢氏相比,段氏的段守澄,裴氏迅速崛起,政事堂内,宰相班子们几乎全是世家之人,现更隐隐以段守澄为首,他的人已经渗透进了翰林院中,开始干预翰林院的决策工作。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齐南华明白,为避免宰相们大权独揽,一般情况下,宰相是不能干预翰林院的,圣上用翰林院制裁相权,如果话语权和处理权全落入一人之手,那政事堂就变为一言堂了。 幸而陈情还在翰林院,做最后的抵抗。 据齐南华得知,段守澄之所以能权势滔天,是因其背靠魏延山。 这很正常,毕竟他们同为世家,属于同一阵营,而周幽州早年屠杀了不少世家之人,又是底层泥腿子出身,虽坐拥北地十三郡,是一个货真价实,带甲数十万的强藩,但大部分的世家还是看不起周幽州。 是的,看不起。 周蛮子这个称呼,可不仅仅在北地流传。 齐南华思索了好一会也无法猜到究竟哪股势力是周幽州留的暗手,索性不再想了,他望着手里的书信,又觉得烫手起来。 白日里,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将宣政殿中发生的事告知一下周幽州。 将书桌上的纸张一张张烧掉,齐南华注视着跳跃的烛光,现在朝中对“楚与魏,共天下。”这杀人诛心之词避而不谈,朝中官员还敢向圣上提议将魏延山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吗? 次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