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6 (第4/4页)
一路上见到的贪官们,并给朝廷提了十大建议,每一条都在打嘉靖的脸。要知道此时正是嘉靖志得意满的时候,在他的领导下,大明不知疆域扩大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现在就算问个三岁稚儿,也会说皇上是大大的明君。怎么在杨慎嘴里,自己就成了一无是处呢? 更可气的是杨慎还四处登报发表言论,他当年触怒龙颜被贬谪,这么些年文章治国都有成绩,在士人心中地位还是很高的,就连国子监都有一堆脑残粉。于是大家开始扪心自问,大明是不是真的危机重重? 这一幕让嘉靖回想起他刚登基时,杨慎振臂一呼,百官在左顺门哭嚎的情景。顿时血气上涌,听说翻着翻着奏折就在御书房里砸了砚台,痛骂其为“国贼”! 可骂归骂,老实讲也拿杨慎没办法,毕竟这次人家可没组织哭门。想到他让自己这么憋屈,还什么事都做不了,朱厚熜怒了,于是他扣着杨慎的升迁,故意不批。杨慎不批,跟他同批次进京的人也没办法走,大家就这么在京里闲逛。 搞清楚事情原委,李乘风哭笑不得,这都是什么破事儿!此二人真是天生犯冲,都十几年了还杠呢。 摸了摸下巴上的宝贝胡子,崔銮对李乘风道:“李大人啊,你看你,不到三十岁就入阁了,想必深得皇上器重,要不你跟着去劝劝?” “这……”李乘风表现的颇为勉强:“不好吧,谁不知道当年杨慎捅了多大篓子,和他一起闹事的不少现在还在边陲吃沙子呢,我要是去了,会不会也被罚啊。” “怎么会呢,”崔銮笑道一脸慈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