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节 万县惨案 (第3/5页)
入中国的内战呢。 英国人如果有诚意处理这件事,很简单也很容易。因为肇事的不是英舰,而是两艘商船。大不了让轮船公司出面道歉,并且赔偿损失罢了,一点也不影响英国的国家尊严。可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反而开始发出威胁,并从上海调动一只三艘军舰的内河舰队朔江而上,开到了万县,向万县当局下达通牒要求立刻释放两艘被扣英国船只。 当年刘文辉投靠自己的侄子刘湘后,就驻扎在万县,此时面对英舰的逼迫,刘文辉不敢做主,立刻请示赵泽勇。赵泽勇告诉他,不要退让,老外都是得寸进尺的德行,你让一步他进十步,要刘文辉摆开强硬态度。刘文辉果然这么做了,他们在港口部署了炮兵,封锁江面,跟英舰对峙起来。本想着,英国人不敢真的开炮的。 可是英国人还就是开炮了,不但炮击了码头造成了大量建筑的损失,还炮击了刘文辉的炮兵部队,当然结果是英国人赢了,刘文辉的那几门炮,根本就不是英国舰炮的对手,可英国人占了便宜还不依不饶,之后还炮击了万县县城。 历史上的万县惨案还是发生了。 不是身临其境,你根本就无法体会那种感情,赵泽勇觉得历史上爆发万县惨案既有英国人的蛮横,也有中阀不懂得国际外交的方法,其中有些是误会,是误会让冲突一步步尖锐起来。可是现在换了自己来处理这件事,英国人还是制造了万县惨案。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某种自负的性格,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后世的宅男恐怕都幻想过,某场战争如果换成自己打,结果一定更好。赵泽勇就是抱着这个态度处理万县事情的,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应该不会让事态失控,可是万县惨案依然发生了。此时联想一下,之前英国人在武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