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珩 第238节 (第4/5页)
县大夫告辞,鱼贯走出县衙。众人或骑马或驾车,出县城返回乡邑,第一时间张贴告示,向辖下传达国君旨意。 不到半日时间,征兵一事传扬开,乡村里寨皆有耳闻。 “伐楚!” “举全国之兵,战必日久。” “自烈公以后,尚未有此大战。” 几名老人聚在告示前,听人宣读告示内容,不免想起烈公时的几场大战。 灭郑不过尔尔,更多仰仗新军,无需倾尽全力。唯有战强国,如楚、齐、越之属,才需兴举国之力,征召全国青壮。 老人们回忆往昔,按住身上的伤疤,既有豪情也难免唏嘘。 “我等壮时,追随烈公南征北讨,屡次立下战功。幽公不济事,未见开疆拓土。今上承烈公之志,大军东出伐楚,必建不世伟业。” 岁月沉淀成智慧,凝入苍老的眼眸。 老人们思及这场战事,恨不能年轻三十岁,再次随军出征,在战场上浴血拼杀。 “君上变法,行军功爵。战功能分田,还能得爵。英主在位,尔等切记奋勇,不使先祖蒙羞。” 老人们无法上战场,只能将希望寄托儿孙。各自返回家中,见到正在擦拭兵器的亲人,当面殷殷叮嘱,一定要英勇杀敌,绝不能畏惧不前。 “父亲放心。” “我定要斩敌首,立功得爵!” 受到征召的国人和庶人准备妥当,各自背起皮甲和武器,大规模向县城聚集。他们中的多数都是徒步,仅有少数人有马,行速依旧不慢。 离县城较远的村庄,众人从家中出发,走到中途太阳西落,不能露宿在荒郊野岭,只能打起火把夜间赶路。 所幸夜行的人不在少数,火光聚集到一起,明光驱散暗色,使得野兽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