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珩_林珩 第2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珩 第221节 (第4/6页)

支蛮部,招安六部。余者沦为惊弓之鸟,接连遁入山林,就此销声匿迹。

    当时的蜀国有山河之险,能战甲士逾万,边境稳固,国势强盛,在西南诸国间风头无两,不亚于今日的四大诸侯。

    可惜好景不长。

    两代明君之后,三代蜀侯壮年而逝,第四代蜀侯资质平庸,偏宠妾夫人和幼子,欲弃嫡长传位庶幼,公然违背礼仪,使得国内一片哗然。

    大部分氏族不能容忍国君肆意妄为,连日上疏进谏以期拨乱反正。

    少数人逢迎拍马,趁机进谗言,妄想攫取好处。

    妾夫人母族的表现出人意料,坚持反对改立幼子,为此不惜将妾夫人逐出家族。

    反对声浪巨大,蜀侯却固执己见,始终不肯悔改。他甚至驱逐正夫人,命人毒杀自己的长子。

    事情败露,引燃滔天怒火。

    群情激愤之下,愤怒的宗室和氏族冲入宫内,强逼蜀侯退位,将他的长子送上君位。

    新登位的国君不忘恩义,向宗室和氏族放出军权。

    消息传入宫中,被幽禁的蜀侯捶胸顿足,连道:“逆子昏聩!”

    史官忠实记录于笔下,不曾更改一字。

    起初众人不解其意,直至军权彻底旁落,宗室尾大不掉,氏族居功自傲,国君的权柄不断被压缩,明眼人才幡然醒悟。

    奈何错已铸成,悔之晚矣。

    或许是看出长子的性格缺陷,蜀侯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改立幼子。不承想弄巧成拙,事情非但没成,反而朝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自那以后,蜀国君臣陷入一个怪圈,国君每次想要收回军权就被宗室和氏族合力反对,本该握在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