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珩 第236节 (第3/5页)
。他并非真有异议,全出于职责所在。 “天子分封诸侯,定五年大觐朝见。开国之初,献奴全为战俘,祭祀为牺牲,全乎世情。如今时过境迁,我国人力珍贵,再献奴隶实在不妥,故以牛羊替之。” 晋开国时,国内兵力有限,常遇胡人侵扰边境,还有野人劫掠,国人损失惨重。当时抓获的俘虏都是血债累累,杀之大快人心。 如今的情况截然不同。 晋国正在备战,国内各处大力发展生产,所需人力与日俱增。国内青壮看似不少,分到各处就显得捉襟见肘。 之前抓获一批犬戎,暂时填补不足,但非长久之计。林珩发出招贤令,接纳内附的羌夷,还下令搜寻野人,只为补充缺口。 这个紧要关头给上京送人,还必须是青壮男女,绝无半分可能! 林珩的语气斩钉截铁,决心不容动摇。 礼官非是真心想劝,不过是例行公事。见林珩无意更改,也就从善如流地收起簿册,不打算再多嘴。 史官详实记录林珩所言,末尾总结出四个字:君上惜人。 临到出发日,巫在城下祝祷,卜谶大吉,以鼓声宣告城内外。 林珩驾车出城,亲自为雍檀送行。 君臣惜别,雍檀登上伞车,在车上叠手,随即下令出发:“启程!” 林珩停留在原地,目送队伍远去。想到临时改变的计划,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对楚国和公子项又多一分杀机。 鼓声隆隆,号角不歇,直至最后一辆大车远去,在视野中化为一个黑点,鼓角声才告一段落。 “回宫。” 林珩下令回宫,黑甲率先开路,护送玄车穿过城门。 出城时天色尚早,归来已是日上三竿。 道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