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九五章 会不会讲话? (第3/5页)
络,火筛至少不会再连年劫掠了吧?如此省下来的大量军费,朝廷可用来做多少事!” “况且我大明地大物博、物产丰裕,用以怀柔塞外部落本就是良途。唯有主动培养起草原的经济命脉,我等才能有掌控其命运的手段。难道两方非要拼个你死我活,打至族灭绝种,才算贯彻了圣教理学?” 对于这一点,何瑾其实是很不能理解的。 蒙古高原早就被证实不适合耕种作物,身为农耕文明的大明,就算穷极全国之力,将脑浆子都打出来,然后占了那地方又有啥用? 反倒是以商业为纽带,走向多民族农牧共赢的道路,才乃正途。 此时何瑾一番言辞激烈的话,算是彻底为通商互市,安上了‘政治正确’的名头。 也正是为达到这个目的,早就得了火筛来信的他,一直等到刚才的关键时刻才力挽狂澜,时机把握可谓妙到毫巅。 只不过,这样一番大明朝臣从未听过的道理,也引发了不少人深思。 其中他的那位便宜大哥王华,沉吟许久后,忍不住问出心中最大的疑惑:“润德,为何通商互市如此两利共赢之事,典籍当中从未有过记载?”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嘛,圣贤所处的时代小国寡民、列国纷争,而我等如今却乃大一统的王朝,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圣贤也是人,并非无所不知的神,所言所论也是为了解决当时的问题。倘若用当时的思想,来解决今时的问题,岂非缘木求鱼?” 嘴上说着这些,何瑾其实知道,自己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