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佞臣啊_第三四三章 真是......造孽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三章 真是......造孽啊! (第2/4页)

,才想出来的。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他发现大明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连简单的穿衣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自洪武初,太祖皇帝朱元璋便从面料、样式、尺寸、颜色四个方面,确立了明代的服饰制度。

    这套服饰制度的中心内容,就是贵贱有别、服饰有等。不同阶级、不同等次的人,都只能享用本等级的服饰,不能混同,更不能僭越。

    如明法典规定,只有王公贵族、官员,才能使用锦绣、绫妆等服饰面料,庶民则只能用绸、素纱。

    至于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乃朱元璋要大力抑制的对象,更是连绸、纱都不准使用,只能用绢和布了。

    这种服饰等级制度,可不是说说好玩的。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屡次申述服饰禁例,一旦有人违犯,就会受到严厉制裁。

    可到了世祖朱老四后,大明的商贸活动往来越发活跃起来,经济发展很快,城市也更加繁荣。

    随着与周边诸国的接触,还有人们对于破除陋规旧习的天性,再加上对一些准特权阶级的宽容,便使得那明初的禁令,几乎变成了一纸空文。

    据说在富庶的江南地区,各种服饰更是争奇斗艳。曾有一位闲居的官员进了一趟城,发现满街的生员秀才,其装束全是红束。

    人家嘴上涂着红色的脂膏,脸上抹着白粉,还点缀着胭脂。尤其外披内衣,一身盛妆,宛如丽人。

    这位满脑子正统思想的官员,见状不禁感慨万千,改宋诗一首曰“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而这一切,也是何瑾从磁州乡城混到了京城后,眼界一步步开阔,才得出的结论。

    “不过,这笔大生意要想做好,有两个难关是必须要攻破的。”

    看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