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佞臣啊_第四九七章 额头上的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九七章 额头上的包...... (第2/5页)

去洗。毕竟之前自己干的出格事儿太多了,真掰扯起来,纯粹就是在找死。

    由此可见,人家弘治大叔经历左顺门一事后,的确成长了不少:可以纵容自己上蹿下跳,但会死死地捏着把柄。一旦自己飘了走不正道儿了,就会新账旧账一起算,立马让自己元神俱灭。

    高手过招,就在这无形之间。

    看了一眼贴黄后,何瑾的神色就认真了许多,随后开口道:“臣需要一位武官助手,一位从新军营出来,且统御有方的干将。”

    弘治皇帝登时会意,明白通商衙门没有统御边军的职权,而何瑾又要在边关打开局面,必然要有一位得力的助手。

    “命徐光祚为延绥宣抚,初授宣武将军,节制延绥一镇及招抚cao练新兵。”

    沉思片刻后,弘治皇帝便开口给出了回应,并解释道:“新军营你带出了三位后起之秀,其中又以徐光祚最谋思周密、勤勉多能。”

    “虽说此番他任宣抚一职,比你还高了两级。但有了朕的告谕叮嘱,外加武官还是要比文官弱一筹,他又算是你的门下,想必自会全力配合你的。”

    何瑾闻言就忍不住笑了:就徐光祚那样忠正的脾性,哪怕他成了指挥使,自己也有信心将其捏在手心儿里。

    至于说人家为何升官儿跟坐了火箭一样,这个何瑾就羡慕不来了。毕竟,大明朝还是讲究出身的,谁让人家有个好祖宗呢?

    何况横向对比一下,他自从到了京城,廷试后立马超高点起步,一下斩获正六品的肥差。已然让三年才出来一个的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