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_第一百八十四章 高昌白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高昌白叠 (第3/10页)

却要卖到三贯钱一端,比普通的丝缎还贵,而且都是富贵人家才享用,如果我们大量运到长安去,就算两贯钱一端,也是厚利,我再鼓动圣上和娘娘带头穿用,何愁它不盛行?再者,这白叠布可比麻布保暖多了,对我们北庭军队也极为重要。”

    两人边说边走,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又走了几十里,草原似乎到了尽头,开始进入农业区,一路上大片黄澄澄的麦田随处可见,还偶然可以看见一些固定的土坯房屋,西州气候炎热,能做到稻麦两熟,因此在六月抢收麦子后还能再种一轮水稻,因此西州地区一直是北庭重要的粮产区之一,但汉人却相应不多,大部分都是高昌土人,农业技术不高,农业产量不如汉人聚集的庭州,所以李庆安便准备将一万军户主要安置在西州,逐渐把西州完全变为农业区,而牧业则转到庭州以北,或者转到伊州。

    中午时分,他们便远远看见了蒲昌县县城。

    “七郎,看那边,緤田!”荔非守瑜指着路边一片田大喊。

    李庆安顺他手指望去,果然见路边的一块田地种满了棉花,大约五亩,绿色的叶子郁郁葱葱,唐朝还没有‘棉’字出现,当地人一直称为‘緤’,或者根据大食那边的发音,称为白叠布,不过在大唐内地也有称之为‘绵’,李庆安心情异常激动,翻身下马,向緤田奔去,几十名士兵慌忙跟在后面。

    这五亩緤田的主人是一对年迈的高昌老人,他们正在田里忙碌,忽然见大群军人向他们的田里跑来,大呼小叫,都不由惊呆了。

    片刻,男主人便被带了过来,李庆安正在看一株植被,见主人过来,便站起身笑道:“可有去年留下的?”

    老人会一点汉语,他见李庆安年轻,便以为只是个小军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