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_第三百八十六章 紧急应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六章 紧急应对 (第8/10页)

事堂官员们对他投来的不满目光,那一道道冷视的目光就象一根根棍子,敲打在他的脊梁骨上,这种得罪所有人的感觉确实很不好受。

    “不过是个幕僚,竟如此嫉贤妒能,小人啊!”

    “哼!我看他不光腿瘸了,连心也瘸了。”

    在低声细语的纷纷议论中,严庄硬着头皮来到了王昌龄的朝房前,王昌龄的正式职务是安西节度府长史,得封散官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衔,主管安西政务,可以说是安西最高政务官,而严庄却没有任何官方职务,他只是李庆安幕僚,但他却握有实权,比如粮食调拨,土地分配,军官升职评判,这些本来是李庆安的权力,他无暇过问,便交给了严庄代行,这也符合唐朝制度,幕僚很多时候就是代主公行权。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严庄和王昌龄有一点权力上的冲突,再加上王昌龄是个极为耿直之人,从不会掩饰自己的不满,去年十月,王昌龄要给安西移民每户每月增加五斗粮食补贴,李庆安口头上答应了,但具体批文到了严庄那里,他却改成了每户只增加三斗,理由是军粮优先,为这件事王昌龄已经和严庄大吵了三次。

    尤其这一次,王昌龄在三天前的政务会议上,当着几百名官员的面公开指责严庄的幕僚不够资格,非但没有劝阻大将军南征,反而支持怂恿大将军南征,简直是愚夫所为,丝毫不留情面,王昌龄的公开指责让严庄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若不是情况紧急,严庄是绝对不会来找王昌龄。

    说起来也是一种人情世故,王昌龄坚决推行废奴制,又不准大户人家多占仆从,平时又直面斥责下属,毫不留情面,按理,这些都是很得罪人的事情,可安西官员们却并不怀恨王昌龄,原因是他光明磊落,没有一点私心,都是为公,为了安西的壮大,而且他自己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