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 谁为新帝 (第2/8页)
之死,宗室逃不脱谋杀的嫌疑,所以由宗室来决定大唐新帝已经不可能。 但朝廷百官也遇到问题,那就是政事堂相国数量不足,政事堂原本有杨国忠、王珙、张筠、陈希烈、李砚、裴旻、令狐飞、杨慎矜、李庆安等九相,随着杨国忠和令狐飞被罢免,张筠和杨慎矜辞职,李砚和李庆安在外地,长安只剩下王珙、裴旻和陈希烈三名相国,不足以决定新帝大事。 更重要是刚刚被任命为右相的李庆安离长安不远,完全可以很快赶到长安,因此,很多官员都在期盼着李庆安能尽管赶回长安主持大局。 大明宫后宫,李豫之死如大厦崩塌,后宫哭声一片,皇后沈珍珠更是哭得几度昏厥,被宦官宫女们抢救回来。 沈珍珠泪痕已干,她呆呆地望着宫殿外,虽然丈夫的死令她心碎,但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得不克制住巨大的悲痛,考虑儿子的命运。 她的儿子便是太子李适,才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他能继承父亲的大统吗?沈珍珠记得丈夫曾经说过,如果太子已过弱冠之年,那么他就会很自然地登基为帝,但如果丈夫出了什么意外,太子还未成年,那么太子的登基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偏偏丈夫的预言成真,沈珍珠在痛苦之余,也深深为儿子的命运感到担忧。 这时,一名宫女快步走入,施礼道:“娘娘,王相国已经在宫外等候。” “请他在外殿稍等,我这就去见他。” 沈珍珠稍微收拾了一下,便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向麟德殿方向而去。 王珙是奉皇后之诏来大明宫觐见,他背着手站在麟德殿前的台阶上来回踱步,中唐以后,后宫干政的情况已经不像前期那样严重了,作为皇后,沈珍珠已经不能决定大唐新皇的归属,王珙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