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 粉墨登场(上) (第2/7页)
道,是想为儿子讨一个公道,并没有造反之心。 开始只有兵部侍郎吉温极力替他开脱,但很快门下侍郎房琯也向政事堂上奏,不应该这样孤立安禄山,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否则安禄山若和南唐朝廷勾结,对长安的局势将极为不利,左相王珙也同意了房琯的意见,并建议封安禄山为尚书左仆射,但由于张筠弃权,而户部侍郎崔涣投了反对票,使政事堂以四比二的投票否决了封安禄山为尚书左仆射的提案。 尽管政事堂没有通过,但监国李亨却最终发表了监国声明,承认安禄山依然是朝廷的节度使,准他进京觐见新皇,就这样,安禄山的命运似乎又时来运转了,他得到了李亨的谅解背书,带十二万分的悔恨和虔诚,等到了李庆安离京的机会,在监国党的大力支持下,又一次开始在长安粉墨登场了。 九月初五,安禄山在一千名亲兵的护卫下,他乘坐的马车抵达了长安明德门,明德门外,受李亨的委托,左相王珙、门下侍郎房琯、兵部尚书吉温、太常寺卿张垍、太子宾客令狐飞以及五十几名监国党的中低层官员,特地在城外迎接安禄山的到来。 安禄山还是老样子,一张南瓜似的大脸,一双眯缝小眼,只是他的态度变得非常的恭谦,他上前对王珙恭恭敬敬地躬身施一长礼:“卑职安禄山参见左相大人。” ‘大人’这个词在唐朝是用在父母亲身上或者对长辈使用,对官员之间一般是称呼使君,不用大人,但安禄山却居然对王珙称大人,这明显就是在刻意地贬低自己,提高王珙了。 王珙呵呵笑着回礼道:“安帅不必多礼了,大家都同殿为臣,将来有机会去河北,我们还要打安帅的秋风呢!大家说是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