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三章 激战步师 (第4/7页)
是一种橡木,不怕火,不惧刀砍,坚硬异常,只有床弩在一百五十步内才能射穿它,军匠又在外面包裹了一层铁皮,使它更加坚固,一辆车厢长约三丈,宽一丈五,高一丈,由二十四匹高大雄壮的大宛马拉拽,在中原地区,这种用马的奢侈是无法想象,但在安西却能轻易办到。 每辆车内可以藏三十名弓弩手,车厢四周都开有射击孔,另外在车内还有床弩和绞盘式的小型石砲,也就是发石机,而并非杠杆式投石机,这种石砲可以将二十斤重的物体发射到三百步外,这种战车实际上就是一种古代的重型坦克。 虽然它显得有些笨重而且速度不快,但在集群作战中却能发挥出极大的威力,尤其安西军工匠发明了均匀燃烧的引线,这就对震天雷控制距离和时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远距离投掷震天雷便成为了可能,战车的威力便可以加倍地发挥出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震天雷并不是李庆安的发明,它是在两百多年后的宋朝被军匠发明,是火药用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产物,在唐军不惜代价和成本的研制下,在数百名经验丰富火药军匠的反复试验下,经过几年时间的潜心研制,它会同样会出现,李庆安只是指明了一个用铁壳的方向。 其实唐军的火药军匠在去年时也发明了突火枪,也是用竹筒发射铁砂,但这种武器并不实用,射程只有十几丈远,使用繁琐,而且两三次就会损坏,远远不如唐军的弓箭犀利,而这时唐朝的锻造技术也无法达到制造无缝枪管的程度,因此他们便放弃了对突火枪的研制,而重点研制简单实用的震天雷。 和去年花剌子模之战相比,震天雷开始出现了小个型和巨大型,小个儿型一个重十八斤,大小俨如一只扁圆的小西瓜,就是为了配合战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