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 吐蕃战役(下) (第5/10页)
们也这样残暴对待对方平民,这又和吐蕃军何异?再者,大将军已在安西废奴,再用吐蕃奴,似乎有点难以解释,而且朝廷也会有非议,不利于大将军的名声,请大将军三思!” “我不过说说罢了!我既已废奴,自然也包括吐蕃人。” 李庆安笑了笑道:“这些吐蕃战俘和平民我准备全部送往银城,就让他们在银城为民,以开采银矿为生,另外,尚息东赞送去乌拉乌兰湖的三万吐蕃牧民我也不想放过。” 说到这,他对封常清令道:“我给你五千骑兵,配备双马,你给我曰夜兼程赶去乌兰乌拉湖,将那三万牧民和他们的牛羊都给我追回来,算你首功!” ......逻些,布达拉宫,在一阵低沉的长号声中,数百名侍卫和几名大臣簇拥着年少的吐蕃赞普从高高的台阶上走来,他全副武装,后背弓箭,手握长剑,一身盔甲,不远处,大伦囊协达赞在几名苯教大祭司的陪同下,恭敬地等着他过来。 此时虽然佛教已经传入高原,但本地宗教苯教依然在吐蕃占着优势地位,宗教的传播和信仰需要一个长久信仰的过程,也需要统治阶层的大力推广,佛教真正在吐蕃得到大发展,正是得力于这个少年赞普在后来的岁月中大力推广。 少年赞普正是吐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中兴之主赤松德赞,赤松德赞于天宝元年出生,他自称是唐金城公主之子,事实上这不过是个托词,金城公主已在他出生的两年前去世。 赤松德赞是在他父亲赤德祖赞几年前死于石堡之战后即位,今年他才十一岁,但少年老成的他比同龄人的心智显得更加成熟,这段时间他忧心忡忡,就在前几天,一名侍卫冒死告诉他了一个消息,唐军大举进攻吐蕃,萨毗泽的吐蕃军被歼灭,吐蕃西北部的羌塘已无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