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兵崛起_第317章 杨嗣昌进京,献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7章 杨嗣昌进京,献策 (第3/4页)

“为此,臣针对流贼及官军的特点,特制订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

    “何为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崇祯皇帝好奇的问道。

    杨嗣昌回道:“回陛下,四正为陕西、河南、湖广及江北之地,以四巡抚分剿而专防。而六隅则为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及四川之地,以六巡抚分防而协剿。”

    “故此称之为十面围剿计划。”

    “另外,还需设置总理及总督二臣,随贼所向,专职征讨。”

    听着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围剿计划,崇祯皇帝神色大喜,当即赞赏道:“此事,非爱卿莫能办之也。”

    随后,崇祯皇帝又询问道:“围剿流贼之良策已有,可这需要多少兵力,又需多少的粮饷?”

    对此,杨嗣昌早已有了对策。

    他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对着崇祯皇帝道:“陛下,臣的具体计划,全都在这文书上。”

    伺候在崇祯皇帝的王承恩连忙走下御阶,接过杨嗣昌手中的文书,然后递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翻开文书,细看杨嗣昌准备好的具体围剿计划。

    为保证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的成功,杨嗣昌拟定抽调兵马十二万。

    其中凤阳和泗州祖陵官军五千、承天祖陵官军五千,作为坚守之用;陕西三边总督官军三万,总理军门官军三万,作为追剿流贼之用。

    凤阳、陕西两巡抚各出兵一万;湖广、河南两巡抚各出兵一万五千。

    如此,十二万兵马就已经凑齐。

    而解决粮饷的问题,杨嗣昌也做过精细的计算。

    十二万官军,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