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兵崛起_第319章 加征剿饷,撤换王家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加征剿饷,撤换王家桢 (第2/4页)

架税,向京师内的百姓征收门面税。

    规定无论门面大小户,皆收取税银一钱。

    但是程国祥的这个建议,遭到了京师百姓们的集体抵抗。

    甚至有百姓半夜往程国祥的府邸门口泼粪倒屎。

    最后,这个办法也虎头蛇尾的不了了之。

    崇祯皇帝无奈,最后又召来杨嗣昌,询问如何筹集饷银之事。

    对于筹集饷银之事,杨嗣昌根据自己在户部任过职的经验,向崇祯皇帝建议道:“皇上,我们可以加征剿饷啊!”

    “加征剿饷?”

    崇祯皇帝面露难色。

    自万历四十八年起,大明就加征有辽饷之事。

    大明境内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

    至崇祯四年(1631),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

    既然有辽饷的先例在,那也就可以向老百姓们加征剿饷。

    但是,目前的辽饷就已经把百姓们逼得走投无路,纷纷逃荒从贼。

    这要是再次加征剿饷,百姓们怕是再也承受不住。

    杨嗣昌看出了崇祯皇帝的难色。

    他建议道:“皇上,我等可以改变‘因粮输饷’的方式,直接按亩均输。”

    “如此,不管缴纳多少的税粮,都可按田亩一体加征。”

    “当然,为保证百姓们承受不住这样的加征,我们可以承诺只加征一年即可。”

    崇祯皇帝面露意动之色,显然心中也是赞同杨嗣昌的办法。

    “爱卿此法确实不错,可按每亩加征多少方为妥当,而且又不会使得朕的子民出现动乱呢?”崇祯皇帝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