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六章.赵俊臣的奏疏. (第3/9页)
般显赫战绩了?仅凭这份战绩,就足以羞煞古往今来绝大多数武官、让赵俊臣在史书之中留名了。 所以,这封奏疏的出现,顿时就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也让赵俊臣再次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 所有人初次读到这封奏疏的内容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赵俊臣在谎报战功、夸大战果,但战后的首级、俘虏、缴获皆是无法作假,并且陕西巡抚章晟德、锦衣卫千户洪高功、山西军镇副千户牛顺、固原军镇百户官王杨等人也皆是亲眼见证了这场战事,同样向朝廷呈送了奏疏作为佐证,却又让人挑不出任何漏洞。 庙堂中弹劾赵俊臣的风潮也因为这封奏疏的出现而打断了,“赵党”官员们趁机纷纷出声为赵俊臣辩护,百官们针对赵俊臣究竟应该是赏是罚而争论不休。 与此同时,在某些人的刻意推动之下,赵俊臣凭借文官之身率领六百护卫击溃五千蒙古大军的传奇战绩,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让所有人都是津津乐道、议论纷纷,甚至是成为了说书人争相传颂的故事。 就像是赵俊臣所说的那样,世人总是不愿意承认人性的复杂——在他们的想法里,贪官就应该是糊涂无能、愚蠢昏聩,清官就应该政绩卓越、文武双全——而赵俊臣身为文臣却是以少胜多打赢了蒙古鞑子,必然是坚毅睿智之辈,这样的官员怎么可能会是一个贪官? 于是,赵俊臣的民间声誉也因此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城中枢又收到了赵俊臣的第四封奏疏! 这封奏疏的内容就更加惊人了,赵俊臣称自己已经抵达了花马池营,发现三边总督王铮已经因病而无法理政,陕甘三边的所有军政事务大都是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