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第2/4页)
“海盐里的毒,其实不过是杂质太多,井盐之所以无毒,则是因为多年在地底的沉淀。”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所谓井盐,其实是古代海水干涸后经过复杂的地质运动,在地壳中沉淀成层而形成的,在这个漫长的沉淀过程中,含盐的卤水中的杂质也随之凝结沉淀,这样开采出来的盐卤,比之海盐来说,质量要更加可控。 “而想要祛除海盐里的杂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过滤后的沸煮煎熬。” 以日晒法为例,将大量的海水引入一个坑中晒干,而后反复重复,可得饱和的浓盐海水。 之所以不是浓盐水就是因为此时的海水中,除却□□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物质。 此时则需要加入草木灰(碳酸钾),使其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反应,使其沉淀,进行物理过滤。 至此,海水中的固体物质已经祛除,再下一步的煮沸,则可以使海水中的大多数物质随之溶解,譬如氯化镁、氯化钠,而盐的主要成分□□的溶解度则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提升。 煮沸到最后,则可得含有杂质的粗盐结晶,使其添入少量浓盐海水或是清水进一步熬煮,使其再次结晶,则可得精盐。 司微略一摊手:“如此,海盐便可食用,无有后顾之忧。”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司微上辈子所购买的盐,大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