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第3/3页)
来,便也打消了顾忌: “这事若是放在前些年,北疆还在打仗的时候,倒还好说,有过不下去的便要把家里的闺女给卖了,可那时候没市场。” “这几年北疆安稳,也不打仗,不征兵了……那些个躲起来的富贵公子们,便也跟着洒脱起来。” “那些个花街柳巷的地方,把小姑娘的身价银子开到了七八两。” “咱们这牙行开价最高却也不过是五两银,是以真要有那些个正儿八经的小丫头们,都教送到那些个地方去了。” “还有些乡下,手里有那么点儿银钱的,也都早早从旁人手里买了人备着,打算留做童养媳,也不会送到咱们这官牙里来。” “如今咱们萦州,缺人吶!” 第77章 缺人,不仅是缺女人,更是缺男人。 连年的征兵,掏空了丁口,于是剩下的,便都成了老弱妇孺和那些个身上带着福手福足的成年男丁。 任是再如何福手福足,到了最后也不过是免于上战场,不课户的名额是申不下来的。 莫说不课,甚至还要补课——与那些个以输代役的高门子、富户子是相差不多的待遇,只不比人家输役钱那么多,可也算是掏空了家底。 然而躲过了一轮征丁,还有下一轮,下下轮……家里有多厚的家底,能往外撒这么多银钱去? 于是便只能把家里不值钱的闺女给卖了,卖也卖不上好价钱,男丁都被征走了,便是那些个输役的高门大户,那时节也都缩着脖子过活,更不敢教家里的那些个纨绔子、浪荡儿出来在人眼皮子底下跳。 于是更多的,便都卖做了高门大户做丫鬟奴婢,几两银子便算作是打发了去,买断了人家闺女的一辈子,从此生老病死,和本家再无干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