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文人相轻,亘古不变 下 (第2/4页)
“那便不用比了。” 柴天诺轻摇头,张口即来: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更需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 “这一首,可算?” 众人点头,韵味十足,怎能不算?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可算?” “……算”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可算?” “算。” 柴天诺娓娓道来,诗词早已超了十首,众人先是震惊,然后茫然,到最后,只剩叹服。 相视叹气,众读书人齐拱手: “先生才高八斗,我等叹服,诗词一道,便不用比了。” “真地服了?” “心服口服。” 趾高气昂来,黯然失色去,安期生甚为高兴,柴天诺却露出了若有所思地神情。 “来时那般嚣张,二三十人却被师父一人压制,看他们以后还能抬起头来!” 安期生高兴的说,柴天诺拍拍他的肩膀,笑言: “这便是文道的毛病,文人相轻,亘古不变。” 说罢,柴天诺望着那群有些萧瑟的身影,轻声说: “看来,富克锦城里的私塾,日子不好过啊。” 一听此言,安期生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想想也是,几人闲着无聊找事还可能,二三十人一起来,必然有其原因。 竹林先生的声名因此事更胜,乃是车师地区无可争辩的文道第一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