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1 (第2/4页)
再说崔颂与郭嘉,他们在吕布这边埋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只等它发芽,茁壮成长。然后他们便在城北的地段游移,看似毫无章法,实则有目的性地蹲点埋坑。 还未来得及收割成效,董卓那边突然心血来潮,把崔颂招了过去。 到董卓那儿的时候,崔颂见到了一个熟人。 这熟人在“下毒事件”中居功甚伟,正是献计要求检查各人袖口、导致李儒吃瘪的无名谋士。 那无名谋士虽不认识崔颂,但见他年纪轻轻,竟被董卓特意请来,心中不免郁愤不平,微不可闻地哼了一声。 崔颂与太师见过礼,太师让他入座,直接说明来意。 “有一士子向我建言献策。我对你们文人的弯弯绕绕向来糊涂得紧,你来帮我参详参详。” 崔颂:…… 他第一反应是董卓失了智,随即隐约猜到董卓的意图,低声应诺。 侍者得董卓授意,接过董卓手里的帛书,先拿给崔颂看。无名谋士心有不满,但不敢多说什么。 崔颂粗略地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一开始带着的几分好奇与漫不经心,逐渐变作沉重与疑惑。等一目十行地将帛书看完,崔颂将东西还给侍从: “敢问太师,这份策论是何人所写?” 董卓随口道:“一个姓江的后生。” 江?莫非是江遵? 崔颂第一个便想到了他。 如果献策者是江遵,就能解释这封策论带给他的熟悉感了—— 这封策略上的观点,他曾经在“崔颂”藏在书箧最底下的一本册子上看过,创作者是“崔颂”的老师,何休。 那本册子上的观点,本身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